場景資料庫

SCENES

查詢

創立於1985年的林園製茶,位於海拔1200-1600公尺的石棹山坡地,台18線阿里山公路63.2K處,以栽種阿里山珠露茶、阿里山高山烏龍茶、阿里山金萱茶聞名,從茶園管理、採收、製茶、烘焙及銷售,以一條龍式製成保障茶葉品質,在茶廠除了可以直接買到最新鮮的茶葉,也能現場品茗,還有機會到廠內參觀曬茶廠、茶葉加工等機具。站在林園製茶的制高點上可一望無際茶園,遠眺彼端群山綿延,偶有山嵐圍繞、偶有熱情的日光映照,空氣裡瀰漫著茶葉的清香,盛夏來臨時還能到一旁的愛玉園與螢火蟲共舞。

分別於2009年與2011年榮獲內政部頒發「黃金級綠建築標章」及「優良綠建築貢獻獎」的溪口鄉文化生活館,是全台第一個結合圖書館與展演空間的複合式文化中心,屋頂似「一本翻開來的書」,斜面朝上可以收集雨水,集中處理後還能排入室外池塘再利用。大量運用永續森林生產的木材與輕鋼構,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;室外牆運用大面積紅磚建材,營造傳統農業穀倉意象;室內則強調隔熱與通風設計,運用冷熱空氣交換,讓室內保持涼爽的溫度,以減少空調浪費;挑高與大窗規劃,讓空間變得寬敞,並保留充足的採光;2層樓的閱讀空間,座位設有多人座的大桌椅、單人位空間、兒童榻榻米區、舒適的沙發區。

崇仁護校於2005年8月改制為「專科學校」,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大林校區於2009年落成,占地10公頃,原為大林鎮湖北里糖廠蔗園,建築設計現代化、設備新穎,校園內最美風景當屬名為織心園的荷花池 ,此外宿舍前大片草坪、綠意盎然。

被譽為全台八大名寺之一的昭慶禪寺,原名大蒲林觀音亭紫蓮庵,建於清代嘉慶六年,寺中主要供奉釋加牟尼佛、阿彌陀佛和藥師佛,及後殿的觀世音菩薩,是具歷史價值的古寺,占地兩公頃餘,整體建築為日式風格,以鋼筋水泥建材打造,深褐色的屋瓦和素面的梁柱為設計,風格典雅,寺外庭院有三顆百年老榕樹,蔭鬱樹蔭下放置石椅散置以供小憩,前方還有一座蓮花池塘。昭慶禪寺相當適合日式寺廟風格和廟宇場景等取景。

行千吊橋長度為125公尺,橫跨牛稠溪,可遠眺層巒疊翠以及朴子溪上游的綺麗景色,美不勝收。三月下旬,俗稱「三月櫻」的花旗木綻放後,和藍色橋身形成強烈對比,無論是站在橋上俯瞰或者橋下欣賞,花海、橋梁相映成趣,是絕佳的春色風光。

復興鐵橋為現存最長的五分仔小火車鐵橋,弓形高架弧形造型優美,舊鐵橋一度面臨拆除命運,多方奔走保存下來,其中的一部份目前保留於板頭社區內,站在堤防上可以看到田園景色,尤其夕陽餘暉照應於斑駁的鐵橋上別有一番風味。

佔地近12公頃的竹崎親水公園,鄰近台三線竹崎大橋、牛稠溪畔旁,園內因腹地廣闊,保留原有的鬱鬱樹木、並植栽毛風鈴與花旗木,當花季盛開時公園景致風情萬種,另外也規劃出豐富的設施,其中又以珍藏50幾種竹類的萬竹博覽區、有如小型水樂園的親水活動區、離地高達19公尺的天空走廊、種滿野薑及杜鵑花的花仙子步道等為熱門區域,滿山綠意傳達浪漫氛圍。

面積達7.5平方公里的獅埜(ㄧㄝˇ)村,是個人口約1,700逾人的小社區,全區以丘陵地為主,舊時曾因地形輪廓而稱此為獅子頭。村落的農民以種植玉觀音高接梨、柳丁、鳳梨等為主要經濟作物,近年來梨花盛開時,還會舉辦樹下品茗活動,體驗喝茶新意。自社區內成立嘉義縣竹崎鄉獅埜社區發展協會後,除了提升居民凝聚力,並攜手發展社區總體營造,與大小朋友利用閒暇時間,發揮創意力,提起畫筆、彩石拼貼彩繪社區公共空間,讓獅埜社區充滿繽紛四射的活潑魅力。

台灣廟宇常見的裝飾-交趾陶是一項採用低溫彩釉軟陶的工藝,興起於嘉義新港鄉的板頭社區,令此處又被稱為「交趾剪粘工藝村」,社區中隨處可見交趾陶所製成的作品,尤其位於社區內的復興鐵橋,曾經是風光一時的交通要道,因產業轉型走向沒落,透過在地人士號召與政府單位合作,集結多個師傅的手藝,耗時一年時間製作,於鐵橋的堤防邊創作出寬31.5公尺、高5公尺的苦楝樹,呈現出苦楝樹四季的變化,就連樹上的昆蟲也維妙維肖,除此之外,社區中隨處可見交趾陶所製成的作品,拼貼的休憩座椅、清晨盛開的山芙蓉、堤防下攀爬無數的牽牛花,就連各大引路看板,都充滿著交趾陶華麗又精緻的裝飾,也為社區注入新興活力與觀光亮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