場景資料庫

SCENES

查詢

火龍果是盛產在熱帶的水果,陽光形象深植人心。成排的火龍果樹,遠遠望去就像綠色的垂瀑,成熟時一顆顆艷紅飽滿的火龍果在綠叢中顯得格外亮眼。一個火龍果枝條可高達10~20個的花芽,花的屬性與曇花相似,僅在夜幕低垂時開花,隔日清晨前便很快地凋零枯萎,也形成了一夜限定的奇特風景。 而位於鹿草鄉的和興農場曾獲全國火龍果品質評鑑冠軍,以精緻化為出發點,透過有機栽種來提升水果的價,年年種出甜度飽滿的果實。

竣工於民國98年的布新橋,全長約100公尺,是連接布袋鎮與布袋港間的重要橋樑,構以大船入港的意象搭配漁網裝置,造型十分獨特亮眼,從遠方即可辨認,是布袋醒目地標。 沿著布新橋一旁的海風長堤,可一路散步至布袋漁港,白天沿途景色宜人,夜晚的布新橋在燈光照射下別有一番風情,是廣域型類型的場景。

以夕陽美景聞名,此地同樣以養蚵採蚵為主,港邊停滿膠筏,海面上設置著密密麻麻的蚵棚,十分壯觀。最令攝影迷津津樂道的是Z字型的定置網,當落日光芒灑落大海之上,之字型漁網的點綴讓構圖更豐富精彩。而且不只是滿潮的場景吸引人,退潮時架上一顆顆蚵殼現身,形成另一種美感。港區有一棟建築物頂樓開放觀景,能一覽漁港風光。

這是全台灣最大濕地,也是重要的野鳥棲息地,可以看到黑面琵鷺、黑嘴鷗等鳥類、潮間帶泥灘上的動植物、海茄苳與水筆仔混生的紅樹林生態,還有代表當地產業牡蠣養殖棚架等不同面貌。推薦可以在東石大橋上俯瞰一整片壯闊的濕地景致,或是在河堤漫遊欣賞。也有不少旅人選擇在河堤騎著單車,一邊吹拂迎面涼風一邊享受濕地風光。

圓潭自然生態園區佔地5公頃,海拔高度約1,000公尺,設有完善的步道、木棧道,隨處可見茂林密布的山林、溪水流經巨大且形狀多變的岩石塊,隨著高度還能依序賞見圓潭瀑布、向山瀑布、心湖瀑布,約50分鐘可以完成來回路程。大口呼吸著芬多精,耳邊伴起清風吹過高聳佇立的樹林聲、溪水潺潺的流水聲與此起彼落的蛙鳴,成了大自然裡最優美的交響曲。而到了每年4、5月,正是螢火蟲出沒的季節,園區假日特別延長開放時間至晚間八點半,由導覽人員帶領賞螢,解說螢火蟲生態奧秘,更是圓潭自然生態園區的一大看點。

2006年洲子分校因少子化、東石年輕人口外流而遭到裁併,成為空無一人的廢校。十年後被洲仔村長認養,陸續請來藝術家在教室布展、推廣農村再生與社區營造,還設置了日托中心做長照服務。2018年正式揭牌成為「嘉濱新生活共創基地」,講求社區關懷、環境教育、友善生產三大核心價值。用蚵線蚵殼布置的校園,看得出漁村精神和生命力仍在此地延續。空間廣闊,適合校園劇取景。

海拔1,516公尺的多林站,是阿里山林業鐵路其中一座招呼站,為周邊居民搭乘的小型停靠站,通常並無遊客會於此地下車。站體小巧可愛,左側為舊時的辦公室,右邊則是候車亭,建築外觀有鄒族圖騰。站名來自於大凍山東麓的一個鄒族小部落,鄒族族名為「哆囉嘕」,簡稱哆囉,意思是茂密的森林,後來改名為多林,兼顧原有的發音和意義。

全長2,565公尺的自行車道,以鹿麻產車站為起點,依循著鐵道興建,寬敞、平坦的柏油道路讓騎士都能輕而易舉的踩著鐵馬奔馳,沿途的風光景緻在賣力的腳步下不停變換,有時是平靜的水田、肆意增長的野花野草,還有機會與行經的火車同場較勁。另外,起終點的兩座車站也是單車行不容錯過的亮點,或是順道前往竹崎鹿滿客家文化菸樓,參觀菸葉發展的歷程。

用鳥地方來形容這裡,在也適合不過。社區鄰近鰲鼓溼地,每年可看見數以萬計的候鳥過境,生態種類之多,光是在濕地內發現的鳥類就有250種,因此也有著這一句話「看見鳥世界,聽到鳥聲音,過著鳥生活,住在鳥地方。」

這裡早期地方產業以養殖文蛤、草蝦為主,目前養殖漸漸式微,當地居民卻用了許多海洋元素,像是貝殼以及螺類,創造出的海洋風味的小天地,像是饒富希臘風情的藍色小屋子、色彩繽紛的小涼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