場景資料庫

SCENES

查詢

建立於昭和5年的車站,位於蒜頭糖廠內,現為五分車之旅使用。紅檜木造的站房,保存完善,木格窗櫺將老建築襯托更加有風味,曾被選為臺灣歷史建築百景。縱橫交錯的鐵道上可見到多種五分仔車頭,園區並存放650號蒸氣火車頭、德馬牌柴油火車頭、蔗箱車、飼料車等車輛,一旁的木造辦公室,亦是原汁原味保留辦公桌、櫃子,具有時代感的事物。

和洋混合式的車站,經歷了產業轉型,依舊散發其古典雅致。車站本身為水泥磚石「大壁式」木構造,加上日式屋瓦、屋簷設計,讓人短時間就可以關注其雄偉的建築。車站內保留了木造座椅座椅、舊式售票窗口及台鐵僅存的三軌鐵道,舊時光的記憶油然而生。車站旁還有幾間舊時糖廠員工宿舍,斑駁的牆面與有年份的窗框,如同一個時光機,帶大家回到過往。

外觀帶有巴洛克風格的陳實華洋樓,建於1920年代的日治時期,在當時為罕見的氣派樓房,房舍的主人陳實華是當地的名望,傳說陳家在庭院挖到盜賊掩埋的黃金寶藏而代代富裕,外界還稱這裡是「阿賊仔舍」。 洋樓由日本師建築師辰野金吾操刀,外觀以紅磚白牆的顏色為主調,共有2層樓,並延伸左右對稱的裙樓,興建了半戶外式的門廊與走道,有稜有角建築結構散發著穩重氣息。 現今陳實華洋樓在後代協調下,將房產轉售給五穀王廟,寺廟管委會撥出經費修復原房屋建築,並闢公園、重整庭院,鋪磚種樹規劃出舒適的空間供居民日常休憩使用,洋樓也更名為「五穀王廟景觀公園」。

全長100多公尺,統一以魚的形狀作為商圈營造的視覺,老街上僅有幾間飲食店、柑仔店營業,散發山中生活的恬淡氣息。街底的北極殿,為村內主要的信仰中心,平常可見居民在廟旁的榕樹下乘涼、聊天,是一個感覺時間停止的小鎮。

曾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的布袋高跟鞋教堂,位於布袋海景公園內,外觀呼應現代女子結婚當天進入夫家前以高跟鞋踩破瓦片的習俗,象徵全新生活的開始,帶有濃厚的祝福意涵,不少新人會特地前來此處拍攝婚紗,是目前全世界最大高跟鞋型建築物。 藍色透明的玻璃外觀在海濱景色的襯托下,顯得相當耀眼突出,夜晚則不定期會有華麗夢幻的燈光秀,讓整個園區增添不少浪漫氣氛。圍繞在高跟鞋周邊,並設置有許多裝置藝術,例如:LOVE字母、鑽戒、馬車等,都是很好取景的標的。而高跟鞋教堂內更是唯美,挑高玻璃帷幕透入藍光色彩,可創造出不可思議的視覺感官。

寧靜的社區藏有許多別具風情的紅瓦厝,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風格與特色與故事,幽長巷弄宛如時光隧道,帶人走進光陰的故事,是攝影的絕佳角度之一。鹿東村舊名「埤頭」,目前仍有一處豐沛水源的埤塘,夜色降臨時迷人萬分,水流流經社區形成一條條小溝渠,周邊有油車間、市場、三合院、舊學堂,還有牛墟等繁華景象。這裡每年舉辦「涸魚文化季」,以膠筏競渡為主要活動,是村民間熟悉且期盼的活動之一。

江山社區舊時因地質鬆軟易有土石流,因而被命名崩山聚落,直至民國39年才更名為江山里。 聚落的居民過去以務農維生,如今的江山社區仍保有農村古樸的韻味,目前約有130間閩式建築,是保存狀況比較完整的聚落。但因人口外流嚴重,許多擁有美麗紅磚瓦和交趾陶的三合院逐漸荒廢,幸好近年來有不少青年返鄉進行社區營造,替古老的農村找回生命力。

這裡的三合院聚落全都是坐北朝南的建築,庄內三條東西向及四條南北向的巷道,以及112家傳統五間口的三合院,其中也不乏保存良好的百年古厝。棋盤式街景猶如迷宮般,讓人想要一探究竟,紅色磚瓦的屋舍聚落,不論空拍或者平攝都能攻佔視覺。
庄內傳統工藝「天地掃」,除精巧美觀外,據傳還可以去煞、除霉、防小人。

在八八風災中受到重創的鄒族來吉部落,其中41戶居民災後遷移到阿里山的152林班地重建家園,「得恩亞納」(Toe’uana)便是取鄒族語「遠離河床、平坦安全的土地」之意,期望族人可以在此長久平安的落地生根。
從阿里山公路循著蜿蜒的產業聯絡道往多林方向行車,就能在深山處發現有著三角屋頂和繽紛外牆的得恩亞納社區,這個與世隔絕的小村落被翡翠山林層層環繞,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,在藍天綠蔭的襯托,乍看還帶點歐洲童話小鎮氣氛,如畫一般的優美景色令人陶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