場景資料庫

SCENES

查詢

位於中山高速公路水上交流道嘉朴公路西側,屬於都會型與傳統農村聚落間的中間型農村社區,「儲水池」為社區特色景觀,據傳是百年人先民來此開墾時,發現此地的土質Q軟,於是紛紛挖土製作水缸,不知不覺把池塘挖大了,後來便做為農田灌溉用途、村民洗衣、戲水的地方。近年社區業進行美化改早,朝著「水鄉生態村」發展願景前進。

1982年起配合縣市改制,嘉義太保鄉升格為太保市、朴子鎮改為朴子市,便將嘉義新縣治取名「祥和新村」,縣治特區橫跨太保市安仁里與朴子市大葛里,嘉義縣重要的行政單位如縣政府、縣議會、縣警局等皆分屬此區,不僅如此,還鄰近多間大專院校、故宮南院、大型醫院等,學術醫療等資源豐富,高速公路、高鐵站等交通網路系統完備,是嘉義縣的精華區。

位於往東石漁人碼頭的主幹道右轉小鄉道內,外界常誤認村民為討海人,沒想到這裡的居民不以漁業謀生,而完全務農為主,村內保存相當完整的三合院及一幢兩進式九包五的百年建築,為日據時代東石庄長許能春的祖厝。 蔦松村為昔日東石港通往內陸的交通要道,商船可達樸仔腳(今朴子),而船仔頭則為當時商貨的主要集散地,久而久之自然形成村落,村內樹影扶疏,老榕樹下時常可見老人閒聊、小孩嬉戲,為鄉村常見的風景線。

阿珠商店位於朴子市溪口里的十字路口,門口車道路面十分寬敞,亦可看見靜謐的田間風光。白牆黑瓦的三角窗店面顯得古樸,門口擺著桌子和數張椅子,常有鄰里熟客前來串門子、聊天。店內擺放三、四個貨架,陳列許多復古零嘴與玩具。

船仔頭曾經是重要的船運貨物集散地,在東石這樣的漁鄉之中,它卻是一個務農的村莊。在經歷人口嚴重外流後,當地居民決定和政府一起推動社區營造,重新打造被遺忘的船仔頭。於是現在來訪,可以坐牛車或跟著導覽員騎單車慢慢繞村,途經保留良好的傳統三合院,欣賞藝術家的蚵貝創作。也能順遊農產加工廠,做皮蛋DIY。水上體驗則有朴子溪划龍舟、獨木舟,或來趟約兩小時悠閒的東石港蚵船之旅。

因莫拉克颱風過後導致家園沖毀,阿里山的鄒族原鄉部落被迫遷移居住到阿里山腳下,社區位於路鄉轆仔腳,是部落先民逐鹿的地方,因而取名為逐鹿社區。這裡每一戶人家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,他們以圖騰、圖像及雕刻表現出家園的風格,同時也以鄒族原味烤肉,原鄉茶葉、咖啡、山葵與竹筍等物產推廣,持續堅韌生命力。

松竹社區位於鹿草鄉西南部,慈德寺為社區信仰中心,村莊四周被稻田包圍,這裡的居民80%都為務農,因此保有許多傳統三合院的建築及百年土角厝的建築。面臨農村人力凋零的危機,居民長年推動社區營造,將社區布置得美觀有人情。從社區頭到社區尾,可以看見鐵牛與白鷺鷥的裝置藝術和馬賽克磁磚彩繪牆,這些全是由庄內的長輩們親手完成。 社區更設置了「竹仔腳貨櫃美術館」,放置阿公阿嬤的畫作展示,由當地畫家指導創作,讓動容的故事一直傳唱下去。

三界埔為鄭成功命名,取其三界聖地之義,劃分為國姓村和三界村,匯集人文、產業、古蹟、文化、景觀等資源,同時也是台灣重要的藥草集散地,至今仍和關西、三義稱台灣三大仙草產區,村內還留有好幾間的中藥藥材行。另外留有日治時期所規劃的「大阪式菸樓」,最繁盛時期曾達一百多座,形成「五步一飄菸」的景象。

光榮社區舊稱「東後寮」,東後寮發跡於清代中葉時期,迄今已有兩百多年,先後建有趙家古厝、丁家古厝、和陳家古厝等傳統閩南三合院大宅。典型的農村聚落,主要種植高粱、玉米和桑葚。走進社區可看見五分車鐵道,說明了糖業與這個社區密切關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