場景資料庫

SCENES

查詢

這座百年橋梁外型古樸優雅,周邊綠意環繞,橋下溪水清澈、魚蝦成群,相傳是日治時期由地方仕紳籌建,依循傳統工法將方形石塊堆砌起來後,再使用糯米、紅糖熬製的天然黏著劑固定,因此也被當地人稱為「糯米橋」,即使經過921大地震和多次水災氾濫,橋身依然穩固,彰顯前人建築智慧。

朴子故事館是嘉義縣首座由文史團體成立的「文資銀行」,位於縣轄第一個文創聚落朴子市「水道頭嘉藝點文創聚落」內,建築物為木質日式宿舍,館內蒐集整理大批從清朝至今文物,記述明末至今近400年朴子發展史,成為遊客認識朴子故事的起點,具歷史文化價值。

早期國軍戰備存糧所用,而後隨著爭戰平息解除戰備後,倉庫一度荒廢,重新整建空間保有大量的原味

以了解新港鄉當地的特色。特別是於文化館25號倉庫內,其內部建築仍是保留了舊時的建築風味,像是木造屋架、紅磚砌造、斑駁剝落的水泥牆、通風小氣窗及鑄鐵小鐵窗等,從這當中彷彿可以看見倉庫當時的景況。

奮起湖車站為阿里山森林鐵路最大的中途站,早年,蒸汽機車從嘉義市北門車站行駛至此加水、填煤,所以火車會停留較長的時間,加上到站的時間接近中午,乘客與車員在此休息、用餐,因此帶動了鐵路便當的文化,同時慢慢的發展出老街商圈,以夜探螢火蟲、鐵道便當、木屐、奮起湖神木最具特色。

被譽為全台八大名寺之一的昭慶禪寺,原名大蒲林觀音亭紫蓮庵,建於清代嘉慶六年,寺中主要供奉釋加牟尼佛、阿彌陀佛和藥師佛,及後殿的觀世音菩薩,是具歷史價值的古寺,占地兩公頃餘,整體建築為日式風格,以鋼筋水泥建材打造,深褐色的屋瓦和素面的梁柱為設計,風格典雅,寺外庭院有三顆百年老榕樹,蔭鬱樹蔭下放置石椅散置以供小憩,前方還有一座蓮花池塘。昭慶禪寺相當適合日式寺廟風格和廟宇場景等取景。

復興鐵橋為現存最長的五分仔小火車鐵橋,弓形高架弧形造型優美,舊鐵橋一度面臨拆除命運,多方奔走保存下來,其中的一部份目前保留於板頭社區內,站在堤防上可以看到田園景色,尤其夕陽餘暉照應於斑駁的鐵橋上別有一番風味。

三界埔為鄭成功命名,取其三界聖地之義,劃分為國姓村和三界村,匯集人文、產業、古蹟、文化、景觀等資源,同時也是台灣重要的藥草集散地,至今仍和關西、三義稱台灣三大仙草產區,村內還留有好幾間的中藥藥材行。另外留有日治時期所規劃的「大阪式菸樓」,最繁盛時期曾達一百多座,形成「五步一飄菸」的景象。

光榮社區舊稱「東後寮」,東後寮發跡於清代中葉時期,迄今已有兩百多年,先後建有趙家古厝、丁家古厝、和陳家古厝等傳統閩南三合院大宅。典型的農村聚落,主要種植高粱、玉米和桑葚。走進社區可看見五分車鐵道,說明了糖業與這個社區密切關係。

嘉義水上分局的新埤派出所是一間帶著日式風情的復古建築,這裡在日治時代曾經是以木頭建造的警察辦公廳舍,1980年代派出所進行整修改建,儘管更換了主要建材,卻仍將別具時代意義的日式建築外觀精心保留下來,讓新埤派出所成為太保市區的一處特色風景。派出所門前一棵高大的木蓮樹據傳也有百年歷史,共同陪伴著當地居民一路走來,見證台灣近代社會的發展與變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