場景資料庫

SCENES

查詢

已知最早的吳鳳廟起源於嘉慶25年(1820),由當時的通事楊秘在通事公廨改建為祠廟,鄉民俗稱為阿里山忠王祠。明治39年(1906)廟宇在大地震中傾圮。大正2年(1913)本廟在日本政府的資助募捐下重建,昭和6年(1931)再次修建,且擴充為拜殿、 正殿與兩側廂房之規模,還有廣大的庭園,落成時第十四任總督太田親來祭拜。二戰後亦進行多次修建,增加了文物成列室,和碑亭,並在民國74年(1985) 擴建為紀念公園,並增建了後殿及廂房。 本廟入口牌樓造型十分莊重嚴肅,採用「五岳朝天式」山牆的造型。穿越牌樓後,取代一般廟埕廣場的是一片廣闊的綠蔭和步道,這是因為本廟的祭祀著重於紀念性, 而非大型的祭祀慶典活動所致。拜殿和正殿是主要的祭祀空間,後方的廂房為會客室,文物展示室,後殿則供奉吳鳳的神位。

觀音瀑布位於竹崎鄉文峰村,早年聞名全台,是不少四五年級生的共同旅遊回憶,過去因地震及風災封閉長達23年,112年8月16日正式重啟。瀑布四周群山環抱,其中主要瀑布共四座,位於步道頂端的瀑布最為壯觀,遊客可從不同角度欣賞,特定角度可見瀑布酷似觀音手持淨瓶柳枝,因此得觀音瀑布美名。

建於民國57年的萬國戲院,被視為大林文化起點和藝文中心,與濟陽衍派街屋同屬大林有形文化資產,是民視電視劇「阿不拉的三個女人」和國片「返校」、「你在我心上」拍片場景,近期華文創新片「大濛」剛結束在戲院的拍攝工作,足見其受歡迎程度。走入戲院中,彷彿穿越時光隧道般,可見到手搖式留聲機、經典手繪電影海報、古早味零嘴和早期防盜的響櫃等,復古風格喚起舊時代回憶,為多工性的場域。

走過一甲子歲月的朴子東亞大旅社,樓高六層,曾是嘉義最高大樓,建築外觀為1930年代流行的「裝飾藝術」形式,仍保留全台獨一無二的「剪刀式樓梯」,每間客房的浴室都有露點裸女磁磚,屬時代限定,在當時民風未開的年代相當具話題性,目前的洗石子地、牆面水泥刻花保存良好。在光線灑落旅社後,透著當年繁華興盛的景象,可感受到時光流動的軌跡。

日治時期為招待高級官員的俱樂部,至今仍完整保留主體及內部設置,包括檜木櫃檯以及交誼廳與舞廳等,娓娓道來50年代的溫婉韻味。賓館的716號房是目前唯一保存的傳統日式風格的房間,房間內以日本塌塌米鋪設,並設置泡茶用茶几,透過窗櫺俯瞰滿窗綠意,懷舊記憶襲捲而來。

向禾休閒漁場於109年通過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,是嘉義縣濱海第1個通過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單位。 向禾休閒漁場在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旁邊,負責人將廢棄漂流木、蚵棚保麗龍、浮球改造成藝術品與學員體驗划船的船隻,同時以生態食物鏈的方式養殖海菜,設計環境教育課程,帶領學員遊客,觀察與保育鰲鼓濕地生態環境。

來吉原名叫拉拉吉,位於鄒族的聖山「塔山」之下,有個非常神聖的稱號叫「塔山下永遠的部落」,近幾年在部落努力推廣下,有個更響亮且深受遊客喜歡的名字「山豬部落」,傳說有獵人因追山豬而發現來吉適合居住及耕作,於是遷徙定居此地發展為聚落,山豬也因此成為來吉的象徵。 來到來吉部落一定要自己動手做山豬,可事先向「來吉社區發展協會」報名體驗行程,將有稜角的木頭手工打磨,為山豬挑選穿戴精美的鄒族傳統服飾,專注的過程無比療癒!在山豬木工坊裡有琳瑯滿目的山豬工藝品,每個都非常討喜可愛,幾乎每位遊客看到都會說「超可愛!」。

溪州國小校舍是木結構鋼筋混凝土建物,戰後日治建築工法,白牆黑瓦日式建築頗具特色。校園裡「吾愛吾校」、「認真學習」的標語,彷彿凝固久遠校園時空。學校雖然已經廢校,在各方的努力保存下,整體環境還算完整,校園中綠樹濃密,並留懷舊大象溜滑梯等遊具,教室外的走廊迴廊,在在傳達濃濃50年代的校園氛圍。

竹崎鄉水道頭街廓位於166縣道,文學作家劉克襄在著作《大山下, 遠離台三線》描述「水道頭是台灣平地最後的檜木老街」,輝煌的歲月停留在日治時代,當時老街的全盛時期,300公尺的道路就開設了68家舖子,至今僅剩販售日常雜貨的水道商行。 周邊兩側街屋幾乎為日式木造建築,早期的建築工法簡單,至今多已受損,有的無人居住變成廢墟、有的殘破不堪利用不同建材拼貼湊合著使用,褪色的招牌顏料諾大地寫著商家之名,社區走向老年化聚落,無奈按下暫停封存著時代的記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