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
關於我們
場景資料庫
影音協拍
歷年影視
訊息公告
查詢
以下是布袋鎮的查詢結果
布袋鎮
新塭嘉應廟(ft.衝水路迎客王祭典)
建於清道光十八年(西元1838),至今已有近300年歷史的新塭嘉應廟,主要祀奉九龍三公王爺,另外奉有尹府千歲、游天王、吳府千歲、虎爺及南海觀音佛祖等,雖然沒有供奉媽祖,但仍為當地漁民出海前祈求平安的廟宇。 新塭嘉應廟有全台唯一的「迎客王、沖水路」習俗,相傳因農曆3月28日為尹府千歲誕辰,因此13尊負責海域和7尊山區的代天巡狩,會提前一天在布袋新塭外的無形王船上等待海水漲潮,好至新塭嘉應廟作客,尹府千歲則因而必須率領諸神下水「迎客王」,而被作為王船碼頭的這段河流,也成為新塭當地居民心中最神聖的地方。 【節慶活動】 •「衝水路、迎客王」廟會每年農曆3月27日
【鹽業】布袋洲南鹽場
布袋洲南鹽場最早自1824年便開始曬鹽,曾是台灣鹽田重要的指標,直至政府不敵各種外在環境因素決定終止曬鹽產業,各處鹽田土地交由財政部接管,洲南鹽場也隨之沒落。 2008年由布袋嘴文化協會接手鹽田將古老的洲南曬鹽場重新開啟,復育鹽田生態,以「水、土、風、光」(海水、土地、季風、陽光)等特色,傳承老鹽工的曬鹽技術。
【社區聚落】布袋鎮菜舖社區(ft.白蘿蔔)
再小的地方,都有獨一無二的歷史故事值得挖掘玩味,布袋鎮菜舖社區也是這麼一個地方。在古早時期,這裡稱作草仔舖,居民生活的地方位於現今的溪墘大排溝,主要以販售油車布匹及粗製黑糖謀生,隨後又因喜愛種植蔬菜一類的雜作,蘿蔔乾更占台灣7成產量,是首屈一指的「菜脯庄」。在工商業蓬勃發展之下,充滿純樸氣息的農村,面對著人口老化及外流,為了能生生不息的永續生存,因此悉心挖掘在地特色,在社區中凝聚出共同呵護社區的向心力,成為了菜舖社區努力的方向,也十分適合劇組在此拍攝相關的鄉土題材。
【濕地】南布袋濕地(ft.黑面琵鷺)
數百公頃南布袋濕地早期為鹽田,在產鹽事業走向歷史後,意外成為水鳥重要棲息地。每年的九月到翌年四月,可觀察到黑面琵鷺、白琵鷺等保育類動物前來棲息。在這裡騎著腳踏車,欣賞鹽田遺跡,望著晨昏飛舞天際的候鳥,是一席浪漫的饗宴。
魍港太聖宮(ft.媽祖神像)
這裡有第一尊被認證的明朝雕刻媽祖像,以樟木為底,外層以彩漆、批土和漆線包覆,工藝手法面貌較為莊嚴、頭上有冠冕、衣裝亦為明朝時官夫人的服飾。除了媽祖之外,魍港太聖宮同時也奉祀李、池、吳、朱、范五府千歲,以及千順將軍、福德正神和註生娘娘。是漁村的信仰中心。寺廟外的涼亭被榕樹包覆成樹屋,歷史悠久處處有其空間轉換的故事。
【地景】新塭槍樓
二次大戰後台灣仍有鹽業專賣制度,由臺灣製鹽總廠所控管,在全台各大鹽場曾設置20幾座磚造與木造槍樓,並有鹽警持槍看守,然而隨著臺灣日曬鹽業結束,多數的槍樓也功成身退陸續拆除,僅有高雄茄萣竹滬鹽灘、台南七股頂山鹽場與嘉義布袋新塭槍樓留存至今。六角造型的新塭槍樓槍樓,磚紅色的外觀斑駁殘舊,帶有歲月的痕跡,內部雖然幾乎成為廢墟,但仍可想像當時駐守在此處的鹽警生活樣貌,頹廢的樣貌十分適合部分類型創作在此地拍攝。
【農田】空心菜田
嘉義布袋鎮和朴子市因氣候溫暖濕潤,適合空心菜生長,是全台灣採種用空心菜種植面積最大的區域,兩地種植面積加起來接近500公頃,產量佔全國之冠。每到10月空心菜開花的時節,千棵萬株的花朵就在道路兩旁盛開,走在嘉義布袋鎮和朴子市的交界,就能見到形似牽牛花、如白雪般的花朵,廣大的花田無論怎麼拍都美,想一賭空心菜花海美景的遊人,記得在秋天前往一遊。
【展館】布袋故事館(布袋五四三)
前身為高雄關稅局布袋留置所,2層樓空間目前打造8個主題區,展示四百年來布袋鎮歷史變遷、產業文化、聚落特色及鄉土民情,運用大量油畫裝置與模型,讓人憶起昔日布袋小上海的繁華。而整個展館以大量落地窗將光線引進,在夕陽西下時,更帶出當年流金歲月光景。
1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