場景資料庫

SCENES

查詢

民國五六十年代為台灣竹編產業的高峰,昔日溪口鄉的美北村、美南村、天赦庄整村滿是竹編加工廠,家家戶戶的村民幾乎握有一手竹編手藝,竹製品不僅內銷更出口外地,號稱竹編王國當之無愧。
在市場上用來裝運蔬果的竹簍是常見的器具,竹編的材質可塑性高,可以製成各種日常用品,時至今日,工業發達講求效率與低成本,竹製品逐漸被塑膠品替代,產業因而走向沒落。為了保留竹編工藝不消失,2012年在地有志鄉民集結各界力量,成立「嘉義縣崙尾天赦竹編發展協會」,由老師傅傳承竹編技藝,並與地方小學合作,讓小學生動手參與,協會也積極向外推廣,歡迎民眾們造訪學習,持續發揚竹編文化與價值。

位於新港街市中心,祭祀著與先民一同渡海來台的「湄洲伍媽」,因庇護先民開墾笨港,又稱為「開台媽祖」,目前已列為縣定古蹟。寺廟坐北朝南,主要有3大殿,分別為三川殿、正殿、後殿,以及左右護龍和鐘鼓樓,建築特色甚是突出,集結了閩、粵建築形式,呈現街屋式的寺廟建築群,強調屋脊、「起翹」的屋面曲線及「瓜筒」造型的大木結構。國寶級的丹墀交趾陶,及全臺唯一御賜金花供奉桌上的虎爺,均是奉天宮的特色焦點。
【節慶活動】
 •天上聖母元宵遶境於每年元宵節舉行
 •18庄遶境4年一度

2006年洲子分校因少子化、東石年輕人口外流而遭到裁併,成為空無一人的廢校。十年後被洲仔村長認養,陸續請來藝術家在教室布展、推廣農村再生與社區營造,還設置了日托中心做長照服務。2018年正式揭牌成為「嘉濱新生活共創基地」,講求社區關懷、環境教育、友善生產三大核心價值。用蚵線蚵殼布置的校園,看得出漁村精神和生命力仍在此地延續。空間廣闊,適合校園劇取景。

建於清道光十八年(西元1838),至今已有近300年歷史的新塭嘉應廟,主要祀奉九龍三公王爺,另外奉有尹府千歲、游天王、吳府千歲、虎爺及南海觀音佛祖等,雖然沒有供奉媽祖,但仍為當地漁民出海前祈求平安的廟宇。 新塭嘉應廟有全台唯一的「迎客王、沖水路」習俗,相傳因農曆3月28日為尹府千歲誕辰,因此13尊負責海域和7尊山區的代天巡狩,會提前一天在布袋新塭外的無形王船上等待海水漲潮,好至新塭嘉應廟作客,尹府千歲則因而必須率領諸神下水「迎客王」,而被作為王船碼頭的這段河流,也成為新塭當地居民心中最神聖的地方。 【節慶活動】 •「衝水路、迎客王」廟會每年農曆3月27日

廟宇佔地不大卻很有特色, 單殿式建築,僅由正殿和前方的拜亭構成,主祀保生大帝,兩側配祀玄天上帝與福德正神。廟後方有座清朝縣丞署古蹟。
目前大興宮的左、右後方為商業區和住宅區,展現新舊交錯的城市風貌。

這裡有第一尊被認證的明朝雕刻媽祖像,以樟木為底,外層以彩漆、批土和漆線包覆,工藝手法面貌較為莊嚴、頭上有冠冕、衣裝亦為明朝時官夫人的服飾。除了媽祖之外,魍港太聖宮同時也奉祀李、池、吳、朱、范五府千歲,以及千順將軍、福德正神和註生娘娘。是漁村的信仰中心。
寺廟外的涼亭被榕樹包覆成樹屋,歷史悠久處處有其空間轉換的故事。

日治時期鹽館戰後改設為船舶總隊,因嘉義縣朴子市早期曾是刺繡產業的重鎮,民國92年獲行政院補助地方文化館計畫,遂將當地船泊大隊的辦公廳舍閒置空間興建為朴子刺繡文化館,整棟建築為木造日本宿舍所改建,日式建築外觀深具古意,置身其中可感受到時光流動的軌跡。

台灣廟宇常見的裝飾-交趾陶是一項採用低溫彩釉軟陶的工藝,興起於嘉義新港鄉的板頭社區,令此處又被稱為「交趾剪粘工藝村」,社區中隨處可見交趾陶所製成的作品,尤其位於社區內的復興鐵橋,曾經是風光一時的交通要道,因產業轉型走向沒落,透過在地人士號召與政府單位合作,集結多個師傅的手藝,耗時一年時間製作,於鐵橋的堤防邊創作出寬31.5公尺、高5公尺的苦楝樹,呈現出苦楝樹四季的變化,就連樹上的昆蟲也維妙維肖,除此之外,社區中隨處可見交趾陶所製成的作品,拼貼的休憩座椅、清晨盛開的山芙蓉、堤防下攀爬無數的牽牛花,就連各大引路看板,都充滿著交趾陶華麗又精緻的裝飾,也為社區注入新興活力與觀光亮點。

由「笨港媽祖」衍生之重要媽祖廟宇之一,同時也是民國70年代後,幾部「正三媽」系列的電視劇原型角色。 廟宇保有古樸樣貌,為匠師陳應彬集大成之作,以正殿中央的藻井最具藝術成就,無釘的榫接技術,斗拱層層疊出猶如蜘蛛結網般渾厚有力。 寺廟主要空間有三大殿:三川殿、拜殿和正殿,建築風格則融合閩、和洋的多元面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