場景資料庫

SCENES

查詢

每到秋冬之際,阿里山上常因水氣對流旺盛,時常風雲變色、雲霧籠罩,形成山中白茫茫一片的情景,而當雲霧逐漸消散時與城市燈火交錯,造就特殊的「頂石棹琉璃光」美景。頂石棹琉璃光是一種夜晚限定的景象,當山嵐環抱住燈火通明的鄉鎮市景,不過分厚的雲霧,緩慢如涓絲般於上緣流動,家家戶戶與街邊的照明在雲霧折射後,暈染產生五顏六色的奇幻色澤,前景有茶園、中景有家戶燈火、遠景有霧有山,吸引許多攝影愛好者前來追逐,捕捉雲瀑一瞬。

鰲鼓溼地是由圍海造田而來,台糖原先打算發展甘蔗事業,但後來因地層下陷海水倒灌,農地形成天然的蓄水池,讓這塊地逐漸變成水塘濕地,也意外地吸引鳥類選擇來此棲息,政府決定造林,將這裡打造成國際級生態環境。在鰲鼓溼地,就能看到近250種的鳥類,鸕鶿、高蹺鴴、魚鷹等鳥類不定時現身,愛鳥人士便會躲進8座賞鳥亭中靜靜觀察這群迷人的小動物。鰲鼓溼地擁有森林、水澤、沙洲等多種地貌,怎麼拍都美。也可至園區制高點「觀海樓」欣賞360度開闊風光。

位於嘉義縣龍宮溪出海口的好美寮濕地自然保護區,為典型的濕地環境,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,包含海岸防風林、浮州、潟湖等,也因此物種樣貌十分豐富,除了馬鞍藤、濱水菜、海茄苳、欖李、五梨等紅樹林植物,亦有彈塗魚、招潮蟹等溼地常見生物,秋冬時也有不少候鳥會前來此處棲息覓食,是大人小孩想要了解溼地生態的最佳場所。

位於太保市台18線,說這裡是百變地毯,一點也不誇張。夏天可看到一片綠油油的浪花飛舞,秋天則是穀穗飽滿的滔滔金浪,冬天休耕期間播種油菜花、波斯菊、百日草,花朵盛開後構成令人目不暇給的七彩花田。稻田收割後的稻草捲,因模樣可愛被戲稱為稻草捲心酥。任何一種顏色,都是美麗的捕捉!

布袋漁港是台灣本島距離廈門最近的港口,因港外有統仙洲、箔仔寮洲、外傘頂洲等三處沙洲環繞,自空中鳥瞰港口形似縮緊的布袋,早期名為「布袋嘴」。 港灣漁獲產量十分豐富,也是全台數一數二的養蚵場域,當地也發展膠筏出海體驗的行程,可了解當地的養蚵產業以及自然生態,深度認識布袋港的人文歷史。

隸屬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的石棹,位於台18線64K一帶,地形樣貌為平緩的鞍部,居民以栽種茶葉為主要經濟活動,山中多是綠油油的茶園風光,風管處特別規劃霧之道、茶之道、雲之道、霞之道、櫻之道等石棹步道群,提供遊客健行賞景的完善步道。每條步道長度不一,5條步道可各自銜接,加上產業道路會形成一條環狀路線,若從霧之道向東出發,一路至茶之道、海拔最高的雲之道、全程最短的櫻之道、繞進培仔桶林道走進霞之道,最後連回去起點,全程約5公里,沿途盡是滿山的茶園、竹林與高大的衫林,並可遠眺彼端的山巒,櫻之道於花季時還會開滿櫻花,又是一番浪漫景象。來此健行可以療癒身心、吸收芬多精,也是賞螢、看日出日落的絕佳地點。

此地漁獲以白鯧、黃花、午仔、白帶魚為主,但由於沒有設置拍賣市場,漁獲皆送至東石魚市場販賣,少有遊客前來,算是「屬於漁民的漁港」。

港邊停靠著一艘艘漁筏小船,海面上可以觀賞到東石獨特的浮筏蚵棚頗為壯觀,外海的外傘頂洲是蚵田天然屏障,阻隔了海浪干擾及污染,成就了又大又肥東石蚵之美名。岸邊一籃籃堆積如山的帶殼牡蠣,讓人看了想直衝附近的海產店,大啖肥美多汁的鮮蚵。人少景寂,適合拍夕照空景。

太和風景區於日治時期以鄒族語稱作「哈哩味」,二戰後為求「地方和睦相處」,而取為「太和」,是梅山鄉最偏遠的村落。
近162甲縣道,位於象山的山腰,由制高點俯瞰,多是果樹與茶園等經濟作物,少有人為開發的建物,充滿著樸實的自然風光。太和風景區海拔約900公尺,有著如低谷的凹處,因地勢起伏,村民居住分散,因倚賴種植茶葉,成為相當富庶的聚落。過去曾栽種李樹發展觀光,所以在村落中仍能巧見李花盛開的景象。

梅山上到太平,海拔落差約1,000公尺,公路上共36個夾彎連續13公里緩坡而上,特殊的地形吸引許多遊客到此一遊,更是單車騎士們挑戰的目標。
太平36彎為嘉162縣道往太平村的公路,政府單位也特別於每個彎道處做上編號,近年更增設新款剪紙藝術風格的立牌,除了號碼以外還加上勉勵話語,讓喜愛透過拍照收集36彎的遊客與騎士,更期待著下一彎道的驚喜。由平地出發沿途樹林圍繞,待攀過第24個彎後,會開始感受到風景豁然開朗,推薦上到36彎上的望風亭,可以俯瞰市景嘉南平原,也是賞日出日落、夜景的好所在,偶然巧遇山中起霧,還能驚見雲海壟罩的浪漫情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