場景資料庫

SCENES

查詢

位於新港街市中心,祭祀著與先民一同渡海來台的「湄洲伍媽」,因庇護先民開墾笨港,又稱為「開台媽祖」,目前已列為縣定古蹟。寺廟坐北朝南,主要有3大殿,分別為三川殿、正殿、後殿,以及左右護龍和鐘鼓樓,建築特色甚是突出,集結了閩、粵建築形式,呈現街屋式的寺廟建築群,強調屋脊、「起翹」的屋面曲線及「瓜筒」造型的大木結構。國寶級的丹墀交趾陶,及全臺唯一御賜金花供奉桌上的虎爺,均是奉天宮的特色焦點。
【節慶活動】
 •天上聖母元宵遶境於每年元宵節舉行
 •18庄遶境4年一度

朴子配天宮擁有超過三百年以上的歷史,是朴子聚落發展的中心。主神為天上聖母媽祖,同時供奉虎爺神像,特殊之處在於神像身穿龍袍。最著名的信仰為牡丹花求子,每年吸引不少信眾前來求花求得好孕,在尚未進到配天宮大殿之前,可以看到左右邊各有一株白色與桃紅色的牡丹花。此外,元宵節結燈花是配天宮百餘年來最具特色的慶典,每逢節慶,廟方和民眾共同來打造燈海及創意花燈,重現燈花原鄉榮景。 配天宮的建築配置大致呈「囬」字型,依次是最華麗的三川殿、最高大的正殿和後殿,正殿的兩邊設置鐘樓、鼓樓,除了建築雕刻的講究外,廟頂則呈現華麗的交趾陶剪黏藝術。 【節慶活動】•燈花大會元宵至二月底

大士爺廟約建於清乾隆年間,現今所見的建築則為日治時期修築保存下來的,前殿主奉觀世音菩薩,另祀開漳聖王、開臺尊王、五虎將軍,多廟一體的結構特殊。
宮廟建築因歷史悠久被列為嘉義縣三級古蹟,在廟中梁柱上還留有東亞戰爭,炸彈碎片的殘骸,據傳是大士爺顯靈保佑,無人傷亡。每年農曆七月普渡是台灣民俗的重要祭典,嘉義民雄大士爺祭也在同時熱鬧登場。
相傳大士爺原為鬼王被觀音收伏,長相兇惡,令人懼怕,當大士爺出巡,孤魂敬畏三分停止作亂,不僅鎮壓鬼魂,也安定民心,而在大士爺廟中卻罕見沒有形體供膜拜祭祀的尊像,僅在每年七月二十日至二十三日,廟方會訂製紙糊像並開光,當三天的誦經超度亡魂儀式結束後,便會火燒焚化,也象徵將孤魂與不好的厄運一併帶走。

【節慶活動】
 •大士爺祭農曆七月廿一日起三天舉行

過溝建德宮是一座王爺廟,主祀五府千歲,同時供奉觀世音菩薩、玄天上帝及註生娘娘,為當地民眾的信仰中心,廟口常有許多攤販,廟旁的建德市場是居民買賣蔬果、魚蝦、食品的菜市場。 每年農曆6月舉辦的火燈夜巡,緣起於清代過溝與布袋兩莊械鬥,當時有許多人在過程中身亡,許多孤魂在村莊內遊蕩使得居民不平靜,經請示李府千歲後,以舉火把夜巡的方式,使村莊居民感到平安。經過歷代傳承,如今火燈夜巡已成為當地文化特色。 【節慶活動】 •李府千歲聖誕千秋舉辦祈安遶境大典於每年農曆四月廿六舉行  •火燈夜巡於於每年農曆六月最後三天舉行

建於清道光十八年(西元1838),至今已有近300年歷史的新塭嘉應廟,主要祀奉九龍三公王爺,另外奉有尹府千歲、游天王、吳府千歲、虎爺及南海觀音佛祖等,雖然沒有供奉媽祖,但仍為當地漁民出海前祈求平安的廟宇。 新塭嘉應廟有全台唯一的「迎客王、沖水路」習俗,相傳因農曆3月28日為尹府千歲誕辰,因此13尊負責海域和7尊山區的代天巡狩,會提前一天在布袋新塭外的無形王船上等待海水漲潮,好至新塭嘉應廟作客,尹府千歲則因而必須率領諸神下水「迎客王」,而被作為王船碼頭的這段河流,也成為新塭當地居民心中最神聖的地方。 【節慶活動】 •「衝水路、迎客王」廟會每年農曆3月27日

余慈爺公廟以酬神戲聞名,於農曆四月二十三日余慈爺聖誕時,請來布袋戲、歌仔戲在廟前兩方道路、前後空地、田梗岔路、水溝、圳道旁上演酬神戲,規模少則四、五十團,多則超過二百團,可綿延達兩公里遠,場面壯觀,形成獨特的民俗文化。

娘媽為守護孩童的神,在超過百年歷史的六腳娘媽堂,可看見一件件衣服,上頭綁著杯子內裝白米,都是信眾來給娘媽收驚用的,而且小孩、大人都適用。娘媽流傳過不少傳奇故事,香火綿延不決,也提供平安金,成為廟宇另一項特色。每年農曆3月17日是娘媽聖誕,信眾擺出請數百棚布袋戲台祝壽,規模之大與場面之壯觀,全臺罕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