場景資料庫

SCENES

查詢

位於曾文溪上游的達娜伊谷(Dannayiku)在鄒族語中意為「忘憂谷」,也是鯝魚(又稱苦花魚)的棲地,以全台首創自治公約封溪護魚復育成功,成立「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」而負盛名。
園區位於海拔高度1,000公尺,占地約5公頃,設有地景觀賞區、文化展示綜合館、地質解說平台、小吃攤與原民餐廳,可以步行而下至溪流踏踏水、一探鬼斧神工的地景與原住民人文風情。

稻田中居然長出廟宇?!這處嘉義六腳鄉百年沈廟為舊五福宮遺址,廟體埋在田中,僅剩下屋簷, 幾乎只剩下一個人的高度。為何整座廟會淪落至此,主要為民國48年八七水災把此廟的前殿沖來,而造就這樣的奇景。年復一年的沖積、掩埋,老廟也已落地生根,隨著稻田的生長與收割,改變地景樣貌,頗具視覺的衝擊性。

新港鄉的大潭村因東邊與西邊各有一大水池,而命名為「大潭」。園內水域被兩條走道分隔,形成三等份區域。外圍環潭一周約1.4公里,沿途的步道修築的相當完善,水池中央還有木棧道及帶屋頂的木造休憩平台、多種運動設施供民眾與遊客散步休閒使用。熱愛生長於淡水河口的溼地的穗花棋盤腳樹,是公園最常見的植物,特別是夜裡綻放有如煙火般張揚,公園四周一面緊鄰多幢矮房,其餘皆是平坦的農田風光。

為了解決東石鄉地層下陷及易淹水地區每逢颱風必有損害的問題,鰲鼓抽水站於2011年正式啟用,治水區域包含鰲鼓溼地,除了治水也能達到保育環境的作用。
而鰲鼓抽水站的造型也不同於一般方正的格局,為獨特的漁船外觀,並採不對稱結構,廣場上還有彎月與龍型的「月撫鰲龍」裝置藝術,象徵祈求風調雨順。抽水站運作之後,滯洪池裡也漸漸出現了魚類、蟹類、水鳥等動物,代表這座建築確實加入了溼地保育的行列。

遍植梅、桃、牡丹、櫻花等樹木花卉的梅山公園,占地約6公頃,一年四季皆是賞花的好去處,除了種滿各式花卉,因園內遍布了32位文學家共30座詩作石刻,亦又稱「現代文學步道」。
園內目前共有3個出入口、3條主題小道串聯起觀景台、樹屋平台、兒童遊戲區、空中廊道、瞭望台等設施。自1934年公園內植栽了3,000株梅花後,每到冬梅盛開之時,滿園似雪的情景,美不勝收。

占地超過40公頃的寒溪呢森林人文叡地,位於梅山鄉太平村小塔山下的山林台地,高海拔的地點是夏季的避暑秘境、冬天則是賞櫻的勝地。以保有原始自然山林的條件之下,規劃八卦、四象、兩儀的陣圖,及太極亭、大山門、祈禱詞,能感受到天地祥氣、祈求得到保佑。
這裡除了充滿天地靈的能量,還是賞櫻的好地方,地處1,500公尺的海拔高度,冬季時會開滿福爾摩沙白櫻及紅緋櫻,滿園的白櫻似雪交織著粉嫩櫻花,令人醉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