場景資料庫

SCENES

查詢

嘉義縣馬稠後第一期產業園區裡的冷研碳索館於111年通過經濟部評鑑,成為園區內首家取得觀光工廠評鑑標章的廠商。冷研碳索館是台灣首間氣體主題觀光工廠,透過生動有趣的解說導覽及設施體驗,深獲消費者肯定二氧化碳應用的價值,更能在多元產品開發下,思考循環經濟的永續商業模式。 觀光工廠新型態更是產業與消費者間深度旅遊、寓教於樂的休閒場域,提供休憩的好選擇,冷研透過多角化經營的資源整合,帶大家深入了解科普體驗知識的文化內涵。

寧靜的社區藏有許多別具風情的紅瓦厝,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風格與特色與故事,幽長巷弄宛如時光隧道,帶人走進光陰的故事,是攝影的絕佳角度之一。鹿東村舊名「埤頭」,目前仍有一處豐沛水源的埤塘,夜色降臨時迷人萬分,水流流經社區形成一條條小溝渠,周邊有油車間、市場、三合院、舊學堂,還有牛墟等繁華景象。這裡每年舉辦「涸魚文化季」,以膠筏競渡為主要活動,是村民間熟悉且期盼的活動之一。

位於鹿草鄉鬧區旁,保留了60年前閩式三合院建築。每個房間,都可看到檜木、紅磚的歷史風華。站在大客廳的長廊向前望去,盡是一片綠意盎然,淳樸嘉南大平原的田園風光。三合院最大的特色為中庭的「禾埕」,主要是用來曬穀場,也是孩子玩耍的場域,晚上全家人還能在這空曠的廣場中,欣賞月色感受農村風情,早晨聽著雞鳴品嚐豐盛農村早餐,滿載人情。

火龍果是盛產在熱帶的水果,陽光形象深植人心。成排的火龍果樹,遠遠望去就像綠色的垂瀑,成熟時一顆顆艷紅飽滿的火龍果在綠叢中顯得格外亮眼。一個火龍果枝條可高達10~20個的花芽,花的屬性與曇花相似,僅在夜幕低垂時開花,隔日清晨前便很快地凋零枯萎,也形成了一夜限定的奇特風景。 而位於鹿草鄉的和興農場曾獲全國火龍果品質評鑑冠軍,以精緻化為出發點,透過有機栽種來提升水果的價,年年種出甜度飽滿的果實。

鹿仔草民俗文化學堂的後方有一棟「鹿草圖書館」,圖書館是知識的寶庫,每座城市都必須有一座圖書館來典藏文化知識。這是一棟日式建築,前身是鄉公所舊辦公廳舍,雖然外觀看起來與一般的日式建築大同小異,但特別之處在於建築的結構,以磚造、木構架為主,外牆的壁面貼了十三溝面磚,值得我們細細欣賞

2.76公頃的人工濕地,種植台灣欒樹、玉蘭花、阿勃勒等多種景觀植物,在花開的季節,花色倒映湖中,呈現出的夢幻美景相當吸睛。富足的生態系統,吸引俗名「愛情鳥」的稀有保育類鳥禽台灣水雉棲息。園區規劃有曲橋、涼亭,可在水岸邊或者橋上進行拍攝作業,更顯水岸風情的浪漫。

松竹社區位於鹿草鄉西南部,慈德寺為社區信仰中心,村莊四周被稻田包圍,這裡的居民80%都為務農,因此保有許多傳統三合院的建築及百年土角厝的建築。面臨農村人力凋零的危機,居民長年推動社區營造,將社區布置得美觀有人情。從社區頭到社區尾,可以看見鐵牛與白鷺鷥的裝置藝術和馬賽克磁磚彩繪牆,這些全是由庄內的長輩們親手完成。 社區更設置了「竹仔腳貨櫃美術館」,放置阿公阿嬤的畫作展示,由當地畫家指導創作,讓動容的故事一直傳唱下去。

余慈爺公廟以酬神戲聞名,於農曆四月二十三日余慈爺聖誕時,請來布袋戲、歌仔戲在廟前兩方道路、前後空地、田梗岔路、水溝、圳道旁上演酬神戲,規模少則四、五十團,多則超過二百團,可綿延達兩公里遠,場面壯觀,形成獨特的民俗文化。

前身為日治時期所興建的鹿草庄役場辦公廳舍,為磚木混合造,外牆磚紋為1920年代末常見的土黃色十三溝面磚,並以45 度鋪陳的石屋瓦,建築設計主要為二戰時期避免空襲,具有閃避雷達偵測作用。屋架之間高掛著記載建築年紀於皇紀2596 年興建的棟札,館內並展示出日式建築的屋面板。整個外觀傳遞懷舊氛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