場景資料庫

SCENES

查詢

位於梅山鄉瑞里,當地以風景秀麗著稱。燕子崖是一大片突出的峭壁,壁上經風蝕而形成橫條狀切紋,清晰可見,且密佈著整齊細孔,傳為昔日燕子築巢的地方。崖下有山徑通過,雨季時行走,水勢自崖上瀉下,宛如走在水濂洞中。

二尖山步道長約380公尺,只需順著山陵線一路爬升,約莫10分鐘即可到達制高點。沿途視野開闊,群山環繞,茶園順著山勢往下延伸,與遠方山巒銜接,翠綠的景象,又被遊客稱作「小抹茶山」。景觀台上毫無屏障,可遠眺嘉義城市風景,也是欣賞日出和夕陽的地方。

千年蝙蝠洞的岩壁為燕子崖上部地層的廷伸,綿延200多公尺;佈滿石洞的岩壁,雄偉壯觀。岩性為層狀砂頁岩,岩面上形成蜂窩似的洞口,最大的洞口寬約50公分,深約60公分,是昔日蝙蝠棲息的場所,故稱為「蝙蝠洞」,目前已無蝙蝠蹤影。

太和風景區於日治時期以鄒族語稱作「哈哩味」,二戰後為求「地方和睦相處」,而取為「太和」,是梅山鄉最偏遠的村落。
近162甲縣道,位於象山的山腰,由制高點俯瞰,多是果樹與茶園等經濟作物,少有人為開發的建物,充滿著樸實的自然風光。太和風景區海拔約900公尺,有著如低谷的凹處,因地勢起伏,村民居住分散,因倚賴種植茶葉,成為相當富庶的聚落。過去曾栽種李樹發展觀光,所以在村落中仍能巧見李花盛開的景象。

梅山上到太平,海拔落差約1,000公尺,公路上共36個夾彎連續13公里緩坡而上,特殊的地形吸引許多遊客到此一遊,更是單車騎士們挑戰的目標。
太平36彎為嘉162縣道往太平村的公路,政府單位也特別於每個彎道處做上編號,近年更增設新款剪紙藝術風格的立牌,除了號碼以外還加上勉勵話語,讓喜愛透過拍照收集36彎的遊客與騎士,更期待著下一彎道的驚喜。由平地出發沿途樹林圍繞,待攀過第24個彎後,會開始感受到風景豁然開朗,推薦上到36彎上的望風亭,可以俯瞰市景嘉南平原,也是賞日出日落、夜景的好所在,偶然巧遇山中起霧,還能驚見雲海壟罩的浪漫情景。

橫跨了太平山與龜山兩座高山,總長281公尺,無遮蔽的全景視野可以俯瞰一旁的熱門景點-太平36彎、盡收嘉義田園景致,目前台灣海拔最高的景觀吊橋,吊橋寬2.1公尺,踏面兩側為木棧道,中央則以造型簍空的鋼板銜接,走起來相當刺激,早晨人煙稀少與傍晚落日雲霞的時段是最佳的到訪時機。

沿嘉義166縣道,平均每公里就有一紫藤賞花處,全線共25處可賞花,是全台紫藤花賞花密度最高的地方。三月紫藤花開時,一株株紫色花穗搖曳錯落在山間,浪漫爆棚。
除了紫藤花,這條軸線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特色,包括四到六月的螢火蟲、七到九月的找茶趣,奇幻公路滿載著話題。

原為日治時期嘉南水利會區辦公室,經由老屋創生後,目前為文創咖啡藝術空間。占地頗大的老厝與庭院,大致保留原有樣貌,四方屋簷、鐵窗花、檜木門窗,是一份簡樸中帶著典雅,懷舊中帶點新創的迷人風情。 屋內擺放許多老件與老照片,像是唱盤、電視機、舊皮箱、電扇、燈具等,彷彿凍結在過去的時光。屋內四面開窗,將戶外光線引入,可以隔著鐵花窗儲存綠意與日光。

太和村是位於阿里山北道(162甲線)一處長年雲霧繚繞茶鄉,以推廣「家家有茶席,處處有茶屋」的特色,茶鄉居民將豬圈、鹿寮成特殊風格的茶屋,「眷茶屋」就是一例。
眷茶屋融合了中、日式茶屋的風格,採用借景方式將大自然引入室內。春天櫻花盛開時,茶屋後方在兩棵綻放粉紅昭和櫻的襯托之下,不僅是夢幻,更可以感受一股沉穩內斂的禪風。另外,茶屋裡石板炭火爐、古式活動屏風,特意留下來的豬圈石槽,都是值得咀嚼的古樸風雅。